鄉村振興,既要塑形,也要鑄魂。近年來,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,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產出,以文化人,融文興業,一幅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美麗圖景,正在吳堡大地生動鋪開。
以文培元,“文學第一村”端上“文化碗”。6月15日,《柳青全集》編委會工作會議在吳堡縣召開,標志著《柳青全集》系列叢書編輯工作正式啟動。選址吳堡,與這里厚積薄發,以文化資源賦能鄉村發展,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是分不開的?! ?/p>
吳堡縣張家山鎮寺溝村是人民作家柳青的故鄉,在這里開啟國內第一本《柳青全集》編輯工作,是繼承和發揚柳青精神的生動實踐。近年來,寺溝村立足這一優勢,在“柳青故里”做文章,在“巨變”上下功夫,以文學推動鄉村振興。該村打造的柳青文化園集參觀學習、采風寫作、教學培訓、學術交流為一體,截至目前已吸引全國各地20余萬名游客前來參觀學習。在文化園建設過程中,有效盤活寺溝村閑置廢舊窯洞176孔,同時帶動群眾務工150余人,務工總收入超過310萬元。
以文易俗,營造“精神文明綠”。近年來,橫溝村扎實推進移風易俗重點領域專項治理,引導群眾杜絕高額彩禮、大操大辦,倡導勤儉節約、厚養薄葬。
該村還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整合了村級文化活動廣場、農家書屋、幸福院、村衛生室、健康小屋等陣地資源,經常開展各類文化活動,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。成立道德宣講團,邀請優秀鄉鎮干部、退休教師、文化能人、脫貧先進、返鄉創業人士等新鄉賢進行宣講,在村內孕育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、文明鄉風?! ?/p>
以文鑄魂,引領文明新風尚。近年來,吳堡縣把文藝創作與鄉風文明建設緊密結合,既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,又推動形成勤儉節約、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。精心創作了《永遠跟定共產黨》《共產黨帶領咱們永向前》等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。
此外,該縣還加大文化惠民力度,緊扣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主題”,持續開展接地氣、貼民心的“走基層”文化惠民活動。今年以來,送戲下鄉、文藝宣傳、黨的二十大宣講等各類演出150余次,有效發揮了優秀文化引領文明風尚的作用。
(責任編輯:郭壯)